来源:环球科学
“游戏化学习”,创新教学趋势之一
在英国开放大学发布的《2019年创新教学法》中,“游戏化学习”成为十大创新教学趋势之一。该报告中指出,游戏化学习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非正式教学方法。
通过游戏学习可以激发创造力、想象力和愉悦感,它侧重于过程而不是结果,并允许学习者自由地探索问题。在教育中,人们越来越注重记忆、考试和表现,而游戏提供了另一种重要的替代方案。
国外对于游戏化学习的研究正呈现出一种快速发展的势头。在高校,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生开始以游戏化学习为主题开展研究,越来越多的一线老师也投入了进来。
游戏助力教育研究报告
近日,厦门大学游戏哲学研究中心联合清华大学社科学院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等学术机构,在网易互娱学习发展等业界研究机构的帮助下,共同发布了《2022游戏助力教育研究报告》。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获取该报告
报告认为,游戏自古以来就发挥着重要的教育作用,是经验传承与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从我国古代的投射游戏“六博”围棋、欧洲著名传统游戏塔夫尔,都具备了一定的教育功用。
在电子游戏愈发风靡、游戏玩家持续增加的当下,游戏的教育功能必将得到更多的展现与重视。而随着游戏的发展兴盛,当下教育游戏已经呈现指数变化:教育游戏数量持续增加、教育游戏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相较于传统教育形式,教育游戏能够明显帮助受教育者掌握某些技能或知识文化概念。同时教育游戏还具有快速迭代、低成本更新以及个性化、主动化的优势。
报告显示,在国务院《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指导下,各大高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开始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实现课程教学的信息化。作为对传统教育的补充与提升,教育游戏也开始注重结合教学实际,针对语言教学、技能培训、低龄儿童教育等具体场景创作相关游戏。
报告指出,随着人工智能(Al)与虚拟现实(VR)技术的突破,元宇宙概念的提出,也为教育游戏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
02/
游戏的三层教育价值
在游戏众多的教育价值中,可以总结成三层教育价值:依次为游戏动机、游戏思维和游戏精神。
游戏动机
人们之所以会想到将游戏用到教育中,自然是希望借助游戏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所以这是游戏最核心、最基础、也最具操作性的价值。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用的游戏动机这四个字,其实包括了游戏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观方面的价值。比如现在社会各界非常看重创造力培养,人文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在游戏时,儿童是自发的、自由的、无拘无束的,而这正是创造的基本条件或前提。
游戏思维
随着年龄的增长,不一定非要用纯粹的游戏,但是可以将游戏的元素或机制用到学习中,这就是游戏化思维。
游戏化(Gamification)近几年在商业领域应用特别广。比如瑞典一个地铁站曾别出心裁地将楼梯的每一个台阶设计成了一个钢琴琴键,走在上面可以弹出钢琴的声音,结果吸引了很多人走楼梯,同时达到了节能环保和促进人们运动的目的。
游戏化在教育中的应用也由来已久,比如现在一些学习网站,会利用积分、徽章、排行榜等元素来激发孩子们的挑战心。其实,在传统教学中,老师也经常使用游戏化思维技巧,比如孩子们表现好就发个小奖票,或者发朵小红花,这也是游戏思维的运用。
游戏化的核心,实际上还是发挥了游戏有助于激发动机的特点,只不过这里激发的不是表面上的休闲娱乐、逃避、发泄等动机,更多的是挑战、好奇、竞争等深层动机。
游戏精神
所谓游戏精神,指的是人的一种生存状态,它表示人能够挣脱现实的束缚和限制,积极地追求本质上的自由,是人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之一。简单地说,游戏精神就是在法律法规允许的前提下,自由地追求本质和精神上的自由。
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说:游戏是儿童发展的最高阶段,人的最纯洁的本质和最内在的思想就是在游戏中得到发展和表现的。其实这对青少年乃至成人亦是如此,在游戏研究的先驱者胡伊青加看来,人类社会的很多行为都可以和游戏联系起来,人本质上就是游戏者。而德国诗人席勒更认为,“只有当人充分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完全是人”,该观点从某种角度上也阐明了游戏精神的价值。
当然,要发挥游戏精神,就要尽量给学习者一些自由度,让他们尽可能自由自愿地去选择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内容,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以上三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游戏动机是最基础也最具操作性的价值,它强调利用游戏来激发学习动机;游戏思维则表示超脱出游戏形式,强调将非游戏的学习活动设计成“游戏”;而游戏精神则是最有意义的价值,强调学习者以对待游戏的精神和态度来对待学习过程和结果。三者的核心联系就是深层内在动机。
03/
游戏与学校
Q2L:让人们看见游戏化学习
在美国,有一所专门让学生玩游戏的K6-12公立学校——Quest to Learn School(简称Q2L)。更神奇的是,这所学校的出勤率及ELA考试通过率远高于纽约市平均水平,还曾三年蝉联纽约市奥数竞赛冠军。
Q2L由专门研究游戏化学习的机构Institute of Play里的顶尖教育家和游戏理论家开发。他们认为现有的教育模式使学校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越来越低,导致人们不知道如何合作。因此他们设计了游戏中学习的模式,通过问题环境设计、立即回馈、刺激动机来让孩子融入学科内容学习,以达成目标。
图源:Q2L官网
1.游戏化学习的7个原则
该校的创办人Katie Salen认为,单纯让孩子玩游戏肯定行不通,游戏化学习的核心是运用一种适合的方式创造一个空间,让孩子们能够发展出同理心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在Q2L,游戏设计有着严格标准,要求既能引起学习者玩的动机,又能有效地达到学习的目的。其主要遵循7个原则:
每个人都是参与者:不同的学生贡献出不同类型的专业知识,为共同的文化和实践做出贡献。
挑战是永恒的:每一个学生都要以接受挑战的方式解决问题。
通过实践来学习:学生通过提出、测试、实践等来进行学习。
反馈是即时且持续的:学生们会不断收到有关其进度、学习和评估目标的反馈。
失败被重新定义为“迭代”: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了通过失败进行学习的机会。
一切都是相互联系的:学生可以跨网络、团体和社区与他人共享他们的工作、技能和知识。
像玩游戏一样的体验: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极具吸引力的,并在过程中支持探究与创造力。
图源:Q2L官网
2.Q2L课程体系
Q2L的课程打破了普通学校的课程架构,其课程体现了全面游戏化的设计。「科学课」改名为“万物运行”课,英语语言艺术课被改名为“视角”(Point of View),数学课变成了“编码世界”(Codeworlds),体育课更名为“健康”(Wellness),社会课摇身一变成了“存在、空间与位置”(Being,Space and Place)。
Q2L课程体系
而在课程设置上,学校离不开核心的Mission Lab,Mission Lab原本是Institute of Play的学习设计和创新工作室,目前,已经嵌入Quest to Learn中。
Mission Lab并不是一个实验室,而是将游戏设计师、课程专家和教师召集在一起,共同合作、设计、开发、测试、完善和包装类似游戏的课程和学习材料。除却Mission Lab里的设计,每个学期,老师还会与一个游戏设计师和一个课程设计师组成一个团队,共同创建相关课程、制作游戏,解决特定的学习或评估目标。
该校创办后,获得了很多人的认可,成为了为数不多的基于创新技术的教学方法的“示范点”之一,也是纽约市为创建和试验新模型而做出的努力。
四种美国学校最常用的游戏化学习
1.以学习类应用为核心的人机互动学习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引领下,使用游戏化学习软件进行自适应学习。这是游戏化学习的主要形式。
在High Point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在平板电脑上玩一款“穆斯数学”(MooseMath)的游戏。教师告诉我们,日常教学中,他引导孩子们通过穆斯数学的冒险游戏学习数学。
在穆斯数学App中,学生选择一个宠物作为自己在数学世界的向导,在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动画情境里,完成任务、互动打怪、过关升级,完成学习的任务。在完成学习任务中,穆斯数学App会给出及时反馈,每完成一项任务就会有分数,分数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有各种各样的奖励或奖章。
学生正在用学习类软件进行自适应学习
2.以互动类应用为辅助的师生互动学习
教师与学生通过各自的平板电板进行实时交互,移动应用成为互动的桥梁。
在Victor J. Andrew高中,教师用互动学习游戏平台Kahoot带领学生玩知识抢答的游戏。教师在kahoot平台设置好题目,建立网上房间,学生通过自己的平板电脑登录,进入房间,题目就会显示在他们的平板电脑上,学生们就可以准备抢答了。
教师用自己平板电脑控制整个问答的过程,屏幕上会显示每道题目学生的作答情况。整个过程伴随着紧张的背景音乐,让答题过程显得更刺激。结束以后,学生的排名会显示在师生的平板电脑上。
教师正在用Kahoot组织互动教学
3.以编程类应用为媒介的软硬配合学习
美国非常重视编程教育,大部分中小学都开设编程课程。美国的科技公司竞相研发多功能的、用于编程教学的机器人,打通软件和硬件的壁垒,让师生通过平板电脑上的软件编程就可以控制机器人的动作行为,通过这种及时反馈,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将编程教育与机器人结合起来的教学方式在美国中小学广为流行。
用于学习Blockly编程的Dash机器人
4.以体验类应用为支持的情境沉浸学习
在芝加哥93学区Western Trails小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戴上Google Cardboard,教师通过平板电脑控制虚拟现实画面,带领学生在虚拟世界里探索世界的奥秘。这种教学方式广泛应用于英语、地理、历史、科学等学科的教学中。
这种身临其境的认知体验和接触,让原本抽象的知识变得立体可见,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
教师用Google Cardboard组织学生学习
游戏自古以来就发挥着重要的教育作用,是经验传承与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未来的一代是数字时代的原住民,将游戏与学习相结合,寓教于乐,是信息技术与教育相结合发展的趋势之一。我们应顺应这种趋势,将游戏化学习转变成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让学习变得更加立体、生动、有趣。
- END -
来源 |必达建设更好的学校、俊杰在线、第一教育、京领新国际、Q2L官网、游戏哲学研究等
声明:本号仅供学习交流,纯公益非商用,图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公号里留言,即删。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