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家严明:镜头下的山河故人情怀

摄影家严明:镜头下的山河故人情怀

​​​

严明不再执着追求地理范围的广度,也舍弃成为善于临场抓取的能工巧匠,他开始探寻视觉和精神世界的深处。对待摄影,他说:取一执念,但爱无妨。

严明《雪地舞者》嘉峪关 2020

严明《雪地灯箱》泰山 2017

严明《双鹤人》淮阳 2011

严明有一种魔力。他可以将一张瞬间照片的时间线拉长,像是观看一部贾樟柯式的文艺片。每次观看,阅读者的思绪沿着严明的轨迹逐步填充、丰满这张照片的故事,这是怦然心动。这故事可能发生在过去,可能发生在未来,可能发生在平行时空甚至另一个星球上。

照片的媒介属性是有限的,但其带给我们的感受和想象却是无限的,正如严明所说:一切还给时间。

严明对待摄影、对待生活、对待他人都有极大的赤诚之心,这无需过多说明,他的作品告诉了我们一切:没有嘲讽和批判,有的只是广阔的、深厚的人文关怀。

长年的行走与观览,他善于追随生命中的消逝、荒诞、矛盾、幽默和温暖。“看世界的过程是感世界。撞见江湖上的宽厚眼神,一睹令人心折的神迹,都会让人付之赞叹或垂怜,都算是曾经的沧海。”

严明《月光牧人》内蒙古 2009

严明《严亨与斑马》定远 2012

严明《儿童与飞鹤》齐齐哈尔 2019

重新被续起来的文脉

70后的严明,是在中国改革开放以后,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具有文化自觉的摄影家。他依托着当时整体的哲学思考、文学思考、美学思考,在不断快速更迭的社会语境之下,踏入了中国蓬勃的文化发展浪潮。

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教授唐东平对此深有感受:“严明们是从中国文脉中走出来的,流淌着唐诗宋词的文化基因。带着学术研究的眼光来看,我们能够有信心看到中国的摄影文化将有一个全新的面貌,崛起在世界的东方舞台上,可以跟西方的主流文化形成一种抗衡。”

严明《黄山松》黄山 2017

严明《假雪山游客》西宁 2016

严明《发光的球体》玉门 2020

小镇青年的摄影态度

枯萎的鲜花、廉价的塑料、灰暗的色彩、消散的灯红酒绿的生活,光秃秃的视野中仿佛能洞悉到生命的尽头——小镇青年们总带着一丝丝不得志和不甘心,他们渴望去到更大的世界。来自安徽小镇的严明在不断地突破与尝试中,找到了他的独特摄影语言——用什么方法拍照片与想明白用什么态度看世界是分不开的。

评价摄影,最主要的是要看它有没有表达出现实生活的质感,是否具有一种对现实表象的穿透力。see+画廊创始人画儿在面对严明的作品时谈到:“他的摄影始终有一种温暖的关怀,他有更大的一个维度的思考,而且作为艺术家他没有停滞不前,一直在突破瓶颈。我第一眼看到他这次作品中的《风化的佛》,浑身鸡皮疙瘩就起来了,他内在的维度之大,带来的震撼之强烈,真的特别棒。”

严明《风化的佛》安岳 2020

严明《三等舱》巫山 2008

严明《拈花大叔》清远 2009

低声诉说的爆炸——《昨天堂》

个人摄影展

近日,严明出版了继《大国志》之后的一本画册《昨天堂》,并在北京798 see+画廊举办免门票的个人银盐摄影作品展。10月10日开展当天,人头攒动。

“严明对生活观察的心是一直存在的,所以才没有消逝掉任何一张令我们如此震撼的照片。他先是打动了他自己,然后通过他的真心传达给我,打动了我。我觉得这个才是摄影师真正的价值,以及这个照片有意义存在的那个东西。”现场观众们望着严明的银盐照片,似乎都统一地感受到了那低声诉说的情感。“其实很多人会认为摄影只是一项技术,但其实内核不是。摄影走到现在,严明老师将自己独特的、最新颖的视角带给我们,但传达的感受又是很传统的。他将两者结合地非常好,很难得。”

摄影机面对物质却审视精神,每个瞬间的拍摄,时间、角度的选择都会带给观众不同的意义。我们不能因为拍摄的权利容易获得,就变得非常轻率,不去珍惜它。严明温和的形象下,蕴含着足以爆炸心灵的能量,也只有在这样的差异中,他找到了情感的沟通和位置的平衡。

“照片是时间的偈语,每一声快门都是送别。方生方死之间,刻下一道道精神的年轮。”

关注巨浪视线微信公众号并在后台留言您的视频观后感

即有机会获得摄影家严明签名版新书《昨天堂》

策划/董博佳 张碧雪

新媒体编辑/王奕菲

往期回顾

对话摄影家黑明:“兴趣驱动我坚持记录普通人”

罗健敏:四合院中藏着你不知道的中国文化

- END -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