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 简称衡, 古称南岳、衡州, 是湖南省下辖的地级市

衡阳, 简称衡, 古称南岳、衡州, 是湖南省下辖的地级市

雁峰区

雁峰区是衡阳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衡阳市南部,湘江中游南岸。雁峰区东邻衡东县,南接祁东县,西靠常宁市,北与湘阴县毗邻。地势南高北低。境内山峦起伏,谷地纵横。东北部为丘陵地带;中部为衡阳盆地;西部为山地和丘陵;南部为丘岗和平原。区内有九峰山、狮子岭等山峰,最高峰为香炉峰,海拔1047.6米。全区面积327.5平方公里。截至2008年底,雁峰区辖1个街道、10个镇、1个乡、3个乡:水镜街道、珠晖区珠晖镇、雁峰街道、东江乡、雁峰镇;雁峰区人民政府驻珠晖街道人民路36号。

雁峰区是衡阳市的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素有“衡阳南大门”之称。境内有南岳七十二峰之首的祝融峰和南岳山;有历史文化名城——南岳镇;有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现辖9个街道、10个镇、2个乡:

石鼓区

石鼓区位于衡阳市石鼓区境内,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古建筑群之一。从唐代开始,石鼓山就成为了南岳衡山的一部分,山上有大小寺庙建筑30多处,其中规模最大的为摩尼殿,又名云林寺。这里文物古迹众多,历史文化遗存丰厚。石鼓山上有一口大钟,传说是舜帝铸于此而得名,敲之声可传百里。有“不到石鼓不算到衡阳”之说。石鼓山上有一座“碧云亭”,亭内有一座青石碑,上刻“碧云亭记”四字。碧云亭前有一块石鼓,石鼓的正面刻有“南岳衡山之阳”七个字。相传舜帝曾在此铸大钟,为纪念他的功德而将石鼓命名为“碧云亭”。

景区内主要景点有:碧云寺、碧云庵、金龙塔、摩尼殿群、祝融峰、南天门等。这里气候温和湿润,植被丰富,风光秀美;碧云寺建于唐朝开元年间(713年),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摩尼殿建于唐开元年间(713年);金龙塔始建于宋大观三年(1109年);南天门建于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南天门旁有一块石碑,上刻“石鼓”二字,故名石鼓山。

南岳区

位于湖南省中部偏西南,西邻衡阳市市区,南接祁东县,北交衡阳县。境内山地面积占96%,海拔800米以上的山峰有32座,最高峰祝融峰海拔1290米。南岳区拥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资源,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历史文化名山—南岳衡山;有国家森林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岳大庙;有“中国道教第一名山”之美誉的祝融峰;有佛教圣地——南岳大庙和禅宗祖庭——祝融寺;还有久负盛名的佛教圣地——南岳大庙、古民居建筑等。

南岳衡山是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也是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双遗产)和“世界地质公园”。其地理位置为东经110°59′—111°19′,北纬28°10′—28°23′。

常宁市

常宁市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北部,地处湘江中游。因“常宁”两字而得名,距衡阳市市区22公里,是湖南省辖县级市。常宁市自古为南北交通要塞,素有“楚南名都”、“江南小桃源”之美誉。常宁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文明城市。

常宁是湖南省县级市中最早设立的县级市,已有2300多年的建城史,是“湘南起义”策源地,历史上曾为湘粤赣三省交界区域经济中心,也是中国著名的“南茶北销”的重要集散地。

常宁境内风景名胜众多,有古寺名刹,有风景秀丽的千年古树,有著名的千年银杏;有古朴典雅的园林建筑和浓郁的地方特色的民俗风情;有优美动听的传说故事,也有保存完好的历史文物。

祁东县

祁东县位于湖南省衡阳市东北部,东邻衡南县,西连石鼓区、珠晖区,南接祁东县,北靠衡南县。全县总面积1525平方公里,总人口85万。是中国湖南省最大的水果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之一。

祁东的水果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衡阳市的支柱产业,尤其是以砂梨、脐橙、龙眼为代表的林果产业在全市乃至全省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全县水果种植面积达24万亩,产量10万吨,产值达4亿元。祁东水果品种多、品质好、产量大、果质优、具有市场竞争力。是全省水果重点生产县之一。

祁东种植油茶历史悠久,素有“油茶之乡”之称。全县现有油茶林面积185万亩,年产茶油50万公斤,年产值达6亿元。全县有茶场400余个,年产茶4万吨,产值1.9亿元。

祁东还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林业资源。境内有大小河流200余条,年径流量约60亿立方米;林业资源十分丰富,有林地面积147万亩;盛产楠竹、松杉、油桐等木材。境内有白露塘水库、高亭水库、大源渡水库等大中型水利工程。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